您当前的位置:聚焦 >  >> 正文
这里有剑齿象、古中国野牛、山西披毛犀……还发现三棱大尖状器,243万年前的利器!

时间:2023-09-09 05:09:30    来源:百度新闻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资料图片)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

每一件文物,

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

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

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

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

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二季。

从此刻起,

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第一期|大唐薛儆:一位驸马的死和被僭越的世界

第二期|玉神面:陶寺的“外来文明”

第三期|这位晋侯夫人身上,升起一道彩虹…

第四期|春秋子犯鬲:狐!狐!狐!狐氏的荣耀

▲山西晚报2023年9月4日报道版面

文物档案

主角:三棱大尖状器

体态:长16.33厘米,宽10.32厘米,厚7.65厘米

出生时期:旧石器时代

出生地: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鬣狗、巨河狸、鲤……无论陆地上或是河水中,这些生物日日的聚会,在远逝的时光中凝聚,成为我们想象的一个源头。

作为证据的化石重现着数百万年前的森林与河流、滩涂和草地。面对着种种原始石器时,我们忍不住会追想并渴望看到那一幕:这些石器为什么制作出来?是如何制作完成的?又是怎样使用的?最后,它们为什么会被废弃?

山西省芮城县的早更新世旧石器时代西侯度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阶地上,在1961年至1962年进行的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人类文化遗物和脊椎动物化石。数量不多的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以石英岩为主要原料。其中三棱大尖状器因其造型和制作技术的独特,并且是西侯度石器中磨蚀和风化最为轻微的一件,而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被学者们认为有可能填补晋南旧石器文化序列中的空白。

▲西侯度遗址出土的三棱大尖状器

图源:山西博物院

三棱尖状器的制作目的和作用主要用来挖掘根茎类植物和植物种子,就像锄头;也可能用来肢解动物,就像矛和匕首——这是当时人类获取食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石器的制作主要有锤击、碰砧和摔砸三种方法,三棱尖状器使用前两种方法,因为形体比较粗大,多采用又大又厚的石片,从平坦的一面向背面加工,形成棱脊和锐角。

由于这些石器埋藏于砂砾层中,其中不少受到流水的冲磨,以至于一些破损痕迹很难区分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学者王益人在自己的考古手记中确信,“西侯度石制品虽然受到河流搬运埋藏的影响,但人类行为及其特征毋庸置疑。”正是由于三棱大尖状器的人工性质表现非常清楚,成为这批石制品出自人类手中的一个证据。学者陈哲英认为,三棱大尖状器可能出自西侯度文化层之上8米高处的浅红色粉砂砾石夹层中,其“地质时代应为中更新世”。贾兰坡先生和王建先生提出“西侯度文化”,并且认为“这是目前在中国已发现的一处最古老的石器地点”。

三棱大尖状器,最先发现于丁村遗址,此后在匼河、西侯度、古交、蓝田和梁山等地均有发现。学者李壮伟根据发现地区判断,三棱大尖状器是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汾河、渭河和汉水等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工具,代表了遗址的主人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很可能是相同的。

▲西侯度遗址

据考证180万年前人类在此最早用火 肖永杰 摄

1972年,贾兰坡先生把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两个系统,其中之一是“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宽大石片制造各类型的大砍砸器,富有代表性的石器是三棱大尖状器。西侯度文化以及由西侯度文化发展而来的匼河文化属于这一传统。另一个传统就是“船头刮削器——雕刻器”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利用不规则小石片制造小石器,在石器成分中占比大、类型多。因而也把前者称为大石器传统,后者称为小石器传统。贾兰坡先生特别把三棱尖状器视为“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的代表石器,并认为此类器物是确定这种文化系统的重要依据。

西侯度三棱大尖状器由一个三面三棱的尖形石英岩砾石加工而成。原始工匠仅仅加工了砾石尖端,用一面打击法将这里打掉三个小石片,留下了五处修理疤痕,最后获得一个相当对称的三棱形尖端。而没有进行加工的部分和背面,仍然保留着大部分的砾石面。石料采自附近河滩或冲沟,在出土所在硬度较低的片麻岩形成的中细砂层中,坚硬的石英三棱大尖状器历经数百万年几无损伤。

越过浩漫的历史长河,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工具息息相关。昔日叮叮当当的河滩石场更像我们和西侯度原始人群共同拥有的一个幻觉。当年未尝不会有人放下手中的石片,若有所思地仰头朝天空深处遥望。

▲西侯度遗址出土石制品 资料图

人类学者将人类起源分为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这个链条上的所有化石几乎都能在我国找到。在人类演化过程中,直立人最早在距今约185万年前“走出”非洲,这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2020年12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西侯度遗址最新测年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取得,该遗址同位素年龄进一步精确到距今约243万年。这一成果发表在2020年第11期法国《人类学》杂志上。这便意味着,至少在山西芮城西侯度已经活动着一种利用砾石打制石器的早期人类,他们远在直立人“走出”非洲之前。

西侯度遗址在2005年时又一次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获得一批具有明确人工痕迹的石制品,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些石器上的剥片痕迹是人为打制的,是无法在河流搬运中自然形成的。考古工作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西侯度遗址中的石制品,是人类刻意选择石英岩这种坚硬的石料打制而成的。

黄河充沛的水流连同众多湖泊形成了网状水系,将四面八方的石头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这些被考古发现的石制品,通体磨蚀均匀且光滑,有着明显的水流搬运产生的痕迹,这也使得部分学者认为西侯度遗址属于河流沉积中的次生遗址,而真正的西侯度旧石器时代遗址可能在它附近,由砂砾石层占据的古河谷上游的某一段浅水谷底,从石制品不同程度的磨蚀现象不难得出,西侯度遗址在古河谷具有较大的分布空间。

遗址内同一地层中发现众多种类的动物化石,其中不乏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古中国野牛、山西披毛犀、古板齿犀这样身形巨大、难以猎取的猛兽。如果没有三棱尖状器来辅助,原始人面临的困境可以想象。可以说,工具改变了一切。三棱尖状器不仅仅是一件石器,它带来的很多影响是从不在场的我们难以感受到的。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新馆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2020年4月以来,按照山西省文物系统“三院一企”的机构改革思路,山西博物院已完成改革重组工作,与原省文物交流中心、原省文物鉴定站、原省文物资料信息中心和原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合并,新组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天下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玉韫华夏、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日常策划举办反映山西历史文化和文物特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临展和特展,如策划晋国文物精华、山西佛教雕塑艺术、傅山书画、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等展览并在国内外巡展。开展覆盖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和机构的流动展览、历史讲座、互动参与等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以多种文化视⻆展示山西历史文化之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西故事。

作为三晋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殊荣,屡次获得山西省文明单位称号。山西博物院始终秉承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着力打造“艺术展示的殿堂、学生学习的课堂、民众休闲的乐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山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文|唐晋

图|山西博物院 肖永杰 网络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关键词: